山西红菇科经济真菌
- 臭黄菇(鸡屎菌(广西)、油辣菇(四川)、黄辣子、牛犊菌(广西)、牛马菇(福建) Russula fotens Pers. : Fr. )
此菌晒干,煮洗后食用。但往往食后中毒。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,如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甚至精神错乱、昏睡、面部肌肉抽搐、牙关紧闭等症状。一般发病快,初期及时催吐可减轻病症。可药用。制成“舒筋丸”可治腰腿疼痛、手足麻木、筋骨不适、四肢抽搐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70%。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,可能利用合成橡胶。属外生菌根菌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红菇属 >
分布:河北 河南 山西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湖南 广西 广东 四川 云南 甘肃 陕西 西藏 - 松乳菇( Lactarius deliciosus (L. : Fr.) Gray )
可食用。味道柔和后稍辛辣。产量大,便于收集,加工销售。另外子实体含橡胶物质。与松杉、铁杉、冷杉、高山松、马尾松及多种阔叶树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乳菇属 >
分布:浙江 香港 台湾 海南 河南 河北 山西 吉林 辽宁 北京 湖北 山东 陕西 贵州 广东 广西 内蒙古 江苏 安徽 甘肃 青海 四川 云南 西藏 新疆 - 白乳菇(白奶浆菌、辣乳菇、板栗菌 Lactarius piperatus (L. : Fr.) Gray )
可食用,但需煮沸、浸泡加工后食用。此种含类树脂物质,有人食用引起呕吐反应。据记载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0%和70%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乳菇属 >
分布:河北 陕西 甘肃 云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广西 广东 安徽 江苏 辽宁 福建 台湾 湖南 浙江 江西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- 血红乳菇(桃花菌 Lactarius sanguifluus (Paul.) Fr. )
可食用。有人认为比松乳菇味好。此菌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窝柄黄乳菇(黄乳菇 Lactarius scrobiculatus (Scop. : Fr.) Fr. )
味苦辣,据记载有毒,四川群众反映有毒,黑龙江曾发生多人中毒,西藏产区视为毒菌,故不宜采食。该菌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,有可能利用来合成橡胶。与高山松、云杉、冷杉,落叶松等形成菌根。
- 香亚环乳菇( Lactarius subzonarius Hongo )
可食用。具浓的芳香气味。属外生菌根菌。
- 毛头乳菇(疝疼乳菇 Lactarius torminosus (Schaeff. : Fr.) Gray )
此菌含胃肠道刺激物。食后引起胃肠炎或产生四肢末端剧烈疼痛等病症。又记载含有毒蝇碱等毒素。但在我国大兴安岭区和原苏联地区可食用。子实体含橡胶物质。与栎、榛、桦、鹅耳枥等树木形成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乳菇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河北 山西 四川 广东 甘肃 青海 湖北 云南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- 多汁乳菇(红奶浆菌、牛奶菇、奶汁菇 Lactarius volemus Fr. )
可食用。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0%和90%。含七元醇[C7H9.(OH)7],可合成橡胶,幼小子实体含量高。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乳菇属 >
分布:广东 广西 四川 安徽 福建 江苏 江西 湖南 湖北 海南 云南 贵州 甘肃 陕西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山西 西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