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经济真菌
- 鸡[土+从]菌(伞把菇(四川)、鸡肉丝菇(台湾、福建)、豆鸡菇、白蚁菰(福建、广东) Termitomyces eurrhizus (Berk.) Heim Collybia albuminosa (Berk.) Petch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(Berk.) Heim)
菌肉细嫩,气味浓香,味道鲜美,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,畅销于国内外市场,据李时珍<记载,具有“益胃、清神、治痔”等功效。另外,在白蚁废弃的蚁巢上,往往生长一种子囊菌,即地炭棍。其菌核部分群众称作鸡[土+从]蛋,中药称作鸡茯苓鸟灵参等。
- 雷丸(竹铃芝、雷实、竹苓、竹兜 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. Polyporus mylittae Cooke & Mass.)
据《神农本草》记载“杀三虫,逐毒气,胃中热,除小儿百病。”故有消积、杀虫、除热功效。且性寒、味苦、有小毒,本菌是驱除人畜绦虫的特效药物。也用来治疗蛔虫、蛲虫、血吸虫病等。据记载雷丸的主要成分雷丸素(proteolytic enxyme),系一种蛋白酶,对钩绦虫、无钩绦虫及微小膜壳绦虫均有效。
- 赭红拟口蘑(赭红口蘑 Tricholomopsis rutilans (Schaeff. : Fr.) Sing. Tricholoma rutilans (Schaeff. : Fr.) Quél.)
误食此菌后,往往产生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炎病症。不过也有人无中毒反应。
- 竹林拟口蘑( Tricholomopsis bambusina Hongo )
据记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。此种与赭红拟口蘑 Tricholomopsis rutilans 很相近,但此种子实体小。
- 簇生小管菌( Filoboletus manipularis (Berk.) Sing. Mycena manipularis Metrod)
此种据记载可食用。另外,子实体在暗处发白色萤光,可作为研究生物发光的材料。
- 金针菇(冬菇、朴菰、构菌、毛柄金钱菌、冻菌 Flammulina velutipes (Fr.) Sing. Collybia velutipes (Curt. : Fr.) Quél.)
可食用,肉质细嫩,软滑,味鲜宜人,是目前人工栽培较广泛。子实体含粗蛋白31.2%,脂肪5.8%及维生素B1、B2、C、PP,并含有精氨酸,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。子实体含赖氨酸,对幼儿增加体高和体重十分有益。另外还有天门冬氨酸、组氨酸、谷氨酸、丙氨酸等10余种,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。含有冬菇多糖,具有明显地抗癌作用。子实体热水提取物所含多糖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.1%-10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%。此种使树木木质部形成黄白色腐朽,并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。
分类:伞菌目 > 白蘑科 > 金针菇属 >
分布:分布全国各省区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浙江 福建 河南 陕西 广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云南 - 黄干脐菇(钟形脐菇、钟形干脐菇 Xeromphalina campanella (Batsch . : Fr.) Kuhn. et Maire )
有记载可食用,因子实体很小,食用价值不大。据报道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本菌又属阔叶树的外生菌根菌。
分类:伞菌目 > 白蘑科 > 干脐菇属 >
分布:西藏 甘肃 新疆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山西 江苏 福建 台湾 广西 四川 云南 - 红蜡蘑(红皮条菌(四川)、假陡斗菌、漆亮杯伞、一窝蜂 Laccaria laccata (Scop. : Fr.) Berk. et Br. Clitocybe laccata (Scop. : Fr.) Quél.)
可食用。此菌虽能食用,但菌肉薄,近革质,味道一般。不过在西南地区群众喜欢采食。据试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60%和70%。另外,此菌与松、栎等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白蘑科 > 蜡蘑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浙江 江西 广西 山西 海南 台湾 西藏 青海 四川 云南 新疆 - 紫蜡蘑(假花脸蘑、紫皮条菌、紫晶蜡蘑 Laccaria amethystea (Bull. ex Gray) Murr. Clitocybe amethystea Bull. ex Gray)
此种可食,但菌肉薄,近革质,故称“紫皮条菌”。采食时要注意同有毒的淡紫丝盖伞相区别。后者菌褶老后灰褐色,菌盖具丝光纤毛及条纹,幼时具丝幕,孢子印锈色。据试验抗癌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。此种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,与红松、云杉、冷杉形成菌根。
- 黄绒干菌(毛长根菇、毛金钱菌 Xerula pudens (Pers. : Fr.) Sing. Collybin longipes (Bull. : Fr.) Quél.)
可食用,且味道比较好。
- 长根奥德蘑(长根金钱菌、长根菇 Oudemansiella radiata (Relhan. : Fr.) Sing. Collybia radicata (Relhan. : Fr.) Quél.)
可食用,且肉细嫩,软滑适口,味道鲜美,在四川群从称为“水鸡枞”,可人工栽培。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。发酵液及子实体中含有长根菇素(小奥德蘑酮Ousenine),有降血压作用。据记载同其他降压药配合,降压效果显著。另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癌180有抑制作用。
分类:伞菌目 > 白蘑科 > 奥德蘑属 >
分布:河北 吉林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 河南 海南 广西 甘肃 四川 云南 西藏地区 - 白环粘奥德蘑(粘蘑、霉状小奥德蘑、白环蕈、粘蜜环菌、白粘蜜环菌 Oudenlansiella mucida (Schrad. : Fr.) Hohnel Armillaria mrcida (Schrad. : Fr.) Kummer)
可食用,不过味道较差,并带有腥味。此菌可产生粘蘑菌素(mucidin),能抗真菌。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内瘤180的抑制率为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%。另外属阔叶树木的腐朽菌。
- 红湿伞(红紫蜡伞、红蜡伞 Hygrocybe punicea (Fr.) Kummer Hygrophorus puniceus (Fr.) Karst.Hygrophorus puniceus Fr.)
可食用。
- 小红湿伞(朱红蜡伞、小红蜡伞 Hygrocybe miniatus (Fr.) Kummer Hygrophorus miniatus (Fr.))
可食用。此种分布比较广泛,子实体一般弱小而水分多,食用意义不大。
- 变黑蜡伞(锥形蜡伞 Hygrophorus conicus (Fr.) Fr. Hygrocybe conica (Scop. : Fr.) Kummer)
多记载有毒, 中毒后潜伏期较长。发病后剧烈吐泻,类似霍乱,甚至因脱水而休克死亡。因分布广泛,采食时注意鉴别。另外可产生吲哚乙酸代谢产物。据记载此菌与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- 裂褶菌(白参(云南)、树花(陕西) Schizophyllum commne Fr. )
可食用。此菌含裂褶菌多糖,实验表明对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对大白鼠吉田瘤和小白鼠肉瘤37 的抑制率为70-100%。我国云南民间常把此菌与鸡蛋炖服,治白带有效。裂褶菌在云南产的气香味鲜,称之“白参”,食用有滋补、强身的作用。裂褶菌是段木栽培香菇、木耳或毛木耳或银耳时的“杂菌”,其繁殖生长快,数量多,影响比较大。另外使木质部产生白色腐朽。含有纤维素酶,并能产生苹果酸(L-malic acid C2H2O4),菌丝深层发酵时还大量产生有机酸,在食品工业、医药卫生、生物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。还可产生促生素吲哚乙酸。
分类:伞菌目 > 裂褶菌科 > 裂褶菌属 >
分布:几乎全国各省区均有此种河北 山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江苏 内蒙古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甘肃 西藏 四川 贵州 云南 - 绒毛香菇( Lentinus velutinus Fr. Lentinus fulvus Berk.Panus velutinus (Fr.) Overh.)
幼嫩时可食用。属木腐菌。
- 虎皮香菇(斗菇 Lentinus tigrinus (Bull.) Fr. Panus tigrinus (Bull. : Fr.) Sing.)
幼时可食。属木材腐朽菌,引起木质部位褐色腐朽。又是段木食菌栽培中的杂菌。
- 近裸香菇(白斗菇、白香菇 Lentinus subnudus Berk. )
幼时可食用。可引起木材腐朽。
- 环柄香菇(环柄斗菇、环柄侧耳 Lentinus sajur-caju Fr. Pleurotus sajur-caju (Fr.) Sing.)
幼嫩时可食用,后期柔韧不堪入口。此菌原称环柄斗菇(L. sajur-caju Fr.),Singer早在1962 年将此种划分于侧耳属(Pleurotus)。我国目前广泛引种栽培的食用菌凤尾菇或凤尾平菇,又称凤尾侧耳(P. sajur-caju (Fr.) Sing.),其学名有误。不属于此种。
分类:伞菌目 > 侧耳科 > 香菇属 >
分布:广东 福建 广西 云南 海南 西藏东南部和西沙群岛,此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气候区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