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经济真菌
- 茭白黑粉菌(茭白、菰黑粉菌、菰菌 Ustilago esculenta Henn. Yenia esculenta (P. Henn.) Liou)
此菌及其寄主膨大部分通称茭白,是一种菜蔬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茭白可药用,能去烦热,除目赤、解酒毒、利二便。有记载常食茭白可以防癌。另外,此菌可形成异生长素即吲哚乙酸(IAA)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,使其寄生部位膨大。日本除作为药用或食用外,还作染粘和化妆品等。
分类:黑粉菌目 > 黑粉菌科 > 黑粉菌属 >
分布:河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台湾 香港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 黑龙江 - 麦散黑粉菌(麦奴、裸黑粉菌 Ustilago nuda (Jens.) Rostr. )
可药用。其性温、味淡,具发汗、止痛作用。利用收集的孢子堆制成麦奴丸,用于治疗伤寒、气温病和头痛、无汗、热极、烦闷、口噤,又可治疗妇女血崩等症。另外,小麦等寄生此种黑粉菌后使穗头变成黑粉,造成减产。
分类:黑粉菌目 > 黑粉菌科 > 黑粉菌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西 内蒙古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新疆 西藏 四川 贵州 云南 海南 - 桂花耳(桂花菌(云南) Guepinia spathularia (Schw.) Fr. )
可食用。此种子实体虽小,但色彩鲜,便于认识。该种属含类胡萝卜素等。往往生长在食用菌段木上,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分类:花耳目 > 花耳科 > 桂花耳属 >
分布:吉林 河北 山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南 广东 香港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甘肃 - 胶角菌( Calocera cornea (Batsch.) Fr. )
可食用。此菌子实体虽小,且往往在腐木上大量生长,便于收集食用,另含类胡萝卜素。该菌往往出现于木耳,香菇段木上,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- 黑胶耳(黑耳 Exidia glandulosa (Bull.) Fr. )
记载有毒, 外形往往与幼小的木耳近似,在野外采食时容易混淆。在湖南曾发生过中毒。在木耳或香菇段木栽培中往往出现而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分类:银耳目 > 胶耳科 > 胶耳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安徽 江苏 浙江 广西 辽宁 陕西 湖南 湖北 西藏 - 焰耳(胶勺 Phlogiotis helvelloides (DC. : Fr.) Martin Guepinia helvelloides Fr.Gyrocephalus rufus Bref.)
可食用。另外,据试验对小白鼠肉瘤180 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%和80%。
分类:木耳目 > 银耳科 > 焰耳属 >
分布:广东 广西 云南 福建 四川 浙江 湖南 湖北 江苏 陕西 甘肃 云南 贵州 山西 西藏 青海 - 珊瑚银耳(白木耳、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f. corniculata Kobay. )
可食用和药用。根据形状的不同,把野生银耳还分为鸡冠型(T.fuciformis f.forunicualta Koboy.)、菊花型和牡丹型等生态型。有认为银耳杂型取决于耳木质地等条件。木质硬而由树缝生者多为鸡冠型,木质松,树皮横裂或虫孔生出者易呈菊花型,而瓶栽和袋栽银耳多数呈菊花型和牡丹花型,实为一种生态型。
- 银耳(白木耳、银耳子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. )
可食用和药用。传统认为“补肾、润肺、生津、止咳”之功效。主治肺热咳嗽、肺燥干咳、久咳喉痒,咳痰带血或痰中血丝或久咳络伤胁痛,肺痈、妇人月经不调,肺热胃炎,大便秘结,大便下血”。 银耳是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。含有17种氨基酸及酸性异多糖,有机磷 ,有机铁等化合物。对人体十分有益。特别是由α-甘露聚糖为主链,以β(1,2)L-木糖,β(1,2)葡萄糖醛酸和少量的岩藻糖为侧链构成的酸性异多糖(acidic heterglucan),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,扶正固本,提高机体的原子能辐射的防护能力。银耳多糖浆冶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治疗慢性原发性心脏病。多糖类物质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。
分类:银耳目 > 银耳科 > 银耳属 >
分布:浙江 福建 江苏 江西 安徽 台湾 湖北 海南 湖南 广东 香港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贵州 内蒙古 西藏 - 叶状银耳( Tremella frondosa Fr. )
可供食用。有时生长在栽培香菇的段木上,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- 褐血耳(药耳 Tremella fimbriata Pers.: Fr. )
是华中地区的一种食用和药用菌。在湖北襄樊、郧阳民间用作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,认为药效比银耳更佳。可用银耳的栽培方法分离菌和段木栽培。血耳的“耳友”菌菌丝为白乳色,老时变为浅褐色。另外,血耳常常出现在栽培香菇的段木上,竞争养分,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- 毛木耳( Auricularia polytricha (Mont.) Sacc. )
可食用,质地硬脆,别有风味,目前我国已广泛栽培。可药用,其功效与木耳近似(可参看木耳)。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%,尤以毛含多糖丰富,多食用毛木耳有益于防癌抗癌。此种往往出现在香菇段木上,影响产量,作为一种有害的“杂菌”。
分类:木耳目 > 木耳科 > 木耳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广西 广东 香港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 云南 海南 - 紫灵芝(紫芝 Ganoderma sinensis Zhao,Xu et Zhang Ganoderma japonicum (Fr.) Lloyd)
药用,性温,味淡,能健脑、消炎、利尿、益胃,有滋补强壮作用 。据 《神农本草经 》记载 “紫芝可治耳聋、利关节、保神、益精气、坚筋骨 ”。治神经衰弱,头昏失眠,慢性肝炎、支气管哮喘。子实体及菌丝体含蛋白质、氨基酸 ,还原性物质、糖类、香豆精、甾类或三萜类等 。子实体中还含有油脂、蜡、挥发性及升华性物质。还分离出I甜菜碱(betaine),Ⅱr-三甲胺基丁酸(r-butyrobetaine)和Ⅲ甜菜碱的盐酸盐三种生物碱。Ⅱ有抗缺氧和增加冠脉流量作用。
- 裂迭灵芝(层迭树舌 Ganoderma lobatum (Schw.) Atk. Polyporus lobatus Schw.)
可供药用。另外属树木的木腐菌,引起木材腐朽。
- 宽棱木层孔菌(宽棱针层孔 Phellinus torulosus (Pers.) Bourd. & Galz.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河北 浙江 江西 云南 广西 广东 海南 台湾 福建 - 稀硬木层孔菌(稀针层孔菌、稀针层孔 Phellinus robustas (Karst.) Bond. et Sing. Fomes robustus Karst.)
可药用。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60%到70%。引起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与针层孔菌相近似,主要区别是同心环棱纹稀而宽,裂纹较小,边缘钝而粗,子实层中无刚毛或稀少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四川 云南 宁夏 山西 台湾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青海 新疆 西藏 - 苹果木层孔菌(李针层孔菌 Phellinus pomaceus (Pers. ex Gray) Quél. )
属木腐朽菌。危害李属、桃属、梨属及苹果属的树木,引起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与针层孔菌,稀针层孔菌相近似、不同点是稀针层孔菌子实体小,褐色到灰棕色,担孢子无油滴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宁夏 江苏 江西 浙江 新疆 四川 河南 陕西 云南 - 裂蹄木层孔菌(裂蹄针层孔菌、针裂蹄、裂蹄木层孔 Phellinus linteus (Berk. et Cart.) Teng Phellinus yucatensis (Murr.) Imaz.)
此菌子实体热水提取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6.7%。另外,属木腐菌,对树木有危害。刘波教授认为中药桑黄主要指P.yucatensis,此两种又是同物异名,其药用价值相同或相似,被认为可以抗癌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浙江 广东 河南 陕西 新疆 青海 云南 海南 - 八角生木层孔菌(蛋白针层孔、黄缘针层孔 Phellinus illicicola (Henn.) Teng )
属木腐菌,被侵害木材形成白色腐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吉林 河北 山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四川 安徽 江苏 江西 浙江 云南 广西 西藏 - 淡黄木层孔菌(粗皮针层孔 Phillinus gilvus (Schw. : Fr.) Pat. Polyporus gilvus Schw. : Fr.)
属木腐菌。被侵害枯立木、倒木和伐木桩木材产生白色腐朽。药用有补脾、祛湿、健胃作用。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9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。常在木耳段木上出现,被视为“杂菌” 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安徽 四川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 广东 - 锈色木层孔菌( Phellinus ferruginosus (Fr.) Pat.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另外沙氏木层孔菌(P. shaferi),微黄木层孔菌(P. gilvoides),红色木层孔菌(P. rufitinctus),全色木层孔菌(P. chrgseus),紫褐木层孔菌(P. purpureo-gilvus),斑状木层孔菌(P. punctatiformis)均引起白色腐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