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伞菌目经济真菌
- 花盖菇(蓝黄红菇 Russula cyanoxantha Schaeff. : Fr. )
可食用,味道较好。据资料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。可与马尾松、高山松、云南松、高山栎、栗、山毛榉、鹅耳枥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红菇科 > 红菇属 >
分布:吉林 辽宁 江苏 安徽 福建 河南 广西 陕西 青海 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 广东 黑龙江 山东 四川 西藏 新疆 - 褐疣柄牛肝菌( Leccinum scabrum (Bull. : Fr.) Gray )
可食用。味道鲜美,菌肉细嫩,属优良食菌。可与桦、山毛榉、杨、柳、椴、榛、松等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牛肝菌科 > 疣柄牛肝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广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西藏 陕西 新疆 青海 四川 云南 辽宁 - 橙黄疣柄牛肝菌( Leccinum aurantiacum (Bull.) Gray )
可食用,其味比较好。属外生菌根菌。与乔松、桦、山杨等树木形成菌根。
- 亚褐环粘盖牛肝( Suillus subluteus (Peck) Snell ex Slipp & Snell )
可食用,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利用。属外生菌根菌,与松可形成菌根。
- 亚黄粘盖牛肝菌(金黄粘盖牛肝菌、金乳牛肝菌 Suillus subaureus (Peck) Snell )
可食用。是外生菌根菌,可与松等形成外生菌根。
- 黄白粘盖牛肝菌(黄粘盖牛肝、滑肚子(四川) Suillus placidus (Bonorder) Sing. )
食后往往引起腹泻。也有经浸泡、煮沸、淘洗后可食用。是松等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褐环粘盖牛肝菌(土色牛肝菌、褐环乳牛肝菌 Suillus luteus (L. : Fr.) Gray )
可食用,产量大。便于收集加工。此菌含有胆碱(choline)及腐胺(putrescine)等生物碱。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%和80%。与落叶松、乔松、云南松、高山松等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牛肝菌科 > 粘盖牛肝菌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南 广西 广东 四川 云南 甘肃 陕西 西藏 - 厚环粘盖牛肝菌(厚环粘盖牛肝 Suillus grevillei (Kl.) Sing. Suillus elegans (Fr.) Snell.)
可食用,产量大,便于收集利用。此菌可产生胆碱Cholin和腐胺putre scine等生物碱。本菌报道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%。另外与松落叶松等多种树林形成菌根。
- 点柄粘盖牛肝菌(栗壳牛肝菌 Suillus granulatus (L. : Fr.) O. Kuntce )
可食用,味较好。东北地区曾大量加工出口或干品销售市场。该菌据报道有抗癌作用。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与多种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牛肝菌科 > 粘盖牛肝菌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香港 台湾 河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云南 陕西 甘肃 西藏 福建 - 短柄粘盖牛肝菌(短柄粘盖牛肝 Suillus brevipes (Peck) Sing. )
可食用。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白柄粘盖牛肝菌(白柄粘盖牛肝 Suillus albidipes (Peck) Sing. )
可食用。东北地区曾收集食用和对外出口。属外生菌根菌,与松等形成菌根。
- 酸味粘盖牛肝菌( Suillus acidus (Peck) Sing. )
可食用。另外属外生菌根菌。
- 朱红牛肝菌(血红牛肝菌 Boletus rubellus Krombh. )
可食用。属树木的菌根菌,与云杉、松、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此菌可抗癌。对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80%。
- 亚绒盖牛肝菌( Xerocomus subtomentosus (L. : Fr.) Quél. )
可食用。属外生菌根菌与松、栗、榛、山毛榉、栎、杨、柳、云杉、椴等形成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牛肝菌科 > 绒盖牛肝菌属 >
分布:吉林 福建 海南 广东 浙江 湖南 辽宁 江苏 安徽 台湾 河南 陕西 贵州 云南 - 红绒盖牛肝菌(红绒盖牛肝 Xerocomus chrysenteron (Bull. : Fr.) Quél. )
可食用,味较好。此菌是外生菌根菌,与栗、山杨、柳、榛、栎等形成菌根。
分类:伞菌目 > 牛肝菌科 > 绒盖牛肝菌属 >
分布:河北 江苏 河南 西藏 安徽 广东 福建 湖南 辽宁 贵州 云南 甘肃 陕西 - 血红铆钉菇(红肉蘑 Chroogomphis rutilus (Schaeff. : Fr.) O. K. Miller Gomphidius viscidus (L.) Fr.Gomphidius rutilus (Schaeff. : Fr.) Lund. et Nannf.)
此种菌肉厚,食用味道较好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菌之一。药用可治疗神经性皮炎。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。
分类:伞菌目 > 铆钉菇科 > 红铆钉菇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云南 西藏 广东 湖南 青海 四川 - 红铆钉菇(粉红铆钉菇、玫瑰红铆钉菇 Gomphidius roseus Fr. )
可食用。另外与松、云杉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- 臭粉褶菌(臭赤褶菇 Rhodophyllus nidorosus (Fr.) Quél. Entoloma nidorosus (Fr.) Quél.)
据记载有毒不宜食用。此菌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属外生菌根菌。
- 平盖锈耳(平盖靴耳 Crpidotus applanatus (Pers. : Pers.) Kummer )
食毒不明,但未见记载。生于腐朽上,可能有使木材腐朽作用,有时会出现于栽培食用菌的段木上。
- 黄环鳞伞(黄环罗鳞伞 Descolea flavoannulata (L. Vassilieva) Horak Rozites flavoannulata L. Vassilieva)
可食用。据分析氨基酸含量丰富且与皱盖罗鳞伞相近。已知菌盖部含天门冬氨酸14.92,苏氨酸8.77,丝氨酸9.22,谷氨酸17.84,蛋氨酸1.15,异亮氨酸11.40,亮氨酸16.92,酪氨酸5.44,苯丙氨酸9.40,赖氨酸8.73,组氨酸3.17,精氨酸9.2,布氨酸4.74,其柄部谷氨酸、异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苯柄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多。是林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分类:伞菌目 > 丝膜菌科 > 环鳞伞属 >
分布:辽宁 内蒙古(大兴安岭林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