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菌目经济真菌
- 黄柄小孔菌(盏芝 Microporus xanthopus (Fr.) Pat. )
此种生阔叶树腐木上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- 长毛囊孔菌(长毛囊孔 Hirschioporus versatilis (Berk.) Imaz. Trametes versatilis Berk.Trichaptum byssogenum (Jungh.) Ryvarden)
此菌试验有抗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往往使着生腐木木质形成白色腐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囊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云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 - 囊孔菌(囊孔、绢皮菌、绢皮云芝、紫云芝 Hirschioporus pargamenus (Fr.) Bond. et Sing. Polystictus pargamenus Fr.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产生海绵状白色腐朽。此菌产生草酸和纤维素酶。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囊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安徽 江苏 浙江 贵州 云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福建 宁夏 台湾 西藏 - 冷杉囊孔菌(冷杉粘褶菌 Hirschioporus abietinus (Dicks.: Fr.) Dank )
可药用,有抗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为100%。该菌生云杉属 (Picea)、冷杉属 (Abies)、铁杉属 (Tsuga)、松属 (Pinus)等针叶树枯立木、倒木上,被侵害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。
- 漏斗大孔菌(漏斗棱孔菌 Favolus arcularius (Batsch : Fr.) Ames. Polyporus arcularius Batsch : Fr.)
幼嫩时柔软,可以食用,干时变硬。当湿润时吸收水分恢复原状。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9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%。此菌往往出现在木耳、毛木耳或香菇段木上,被视为“杂菌” 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大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安徽 浙江 江苏 江西 贵州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香港 - 褐粘褶菌( Gloeophyllum subferrugineum (Berk.) Bond & Sing. )
此菌属木腐菌,常导致针叶树木材、原木、木质桥梁、枕木木材褐色腐朽。据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粘褶菌属 >
分布:福建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海南 广西 吉林 安徽 甘肃 西藏 台湾 广东 云南 - 篱边粘褶菌(褐褶孔菌 Gleophyllum saepiarium (Wulf: Fr.) Karst. Lenzities saepiaria (Wulf) Fr.)
可药用。该菌有抑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为60%。对云杉、落叶松等心材引起褐色块状腐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粘褶菌属 >
分布:河北 河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陕西 甘肃 云南 四川 江苏 江西 福建 安徽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青海 西藏 新疆 - 班褐孔菌(层卧孔菌 Fuscoporia punctata (Fr.) Cum. Fomitiporis punctata (Fr.) Murr.Phellinus punctattus (Fr.) Pilat)
福建民间用此菌治疗冠心病,据说其疗效很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褐孔菌属 >
分布:吉林 河北 陕西 江苏 浙江 广西 云南 福建 西藏 辽宁 安徽 江西 湖北 - 薄黄褐孔菌(薄褐孔、薄黄孔菌 Xanthochrous gilvicolor (Lloyd) Teng )
属木腐菌。在段木栽培香菇时,当通风不良、潮湿时可大量繁殖生长,影响香菇产量,被视为“杂菌” 。
- 东方纤孔菌(几形针孔菌、多形针孔菌、东方纤孔菌 Onnia vallata (Berk.) Aoshima Polyporus vallatus Berk.Polyporus orientalis Lloyd)
据试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%。引起树桩根部心材白色腐朽。
- 烟草色纤孔菌(丝光薄针孔菌 Inonotus tabacinus (Murr.) Karst. )
据试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100%和90%。
- 松鼠状纤孔菌( Inonotus sciurinus Imaz. )
此菌属木腐菌。报道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和70%。
- 毛蜂窝菌(龙眼梳 Hexagona apiaria (Pers.) Fr. )
微苦带涩。温、平、无毒、宜肠、健胃、止酸、治胃气痛。常用量干品12-15g,煎汤温服。本菌系热带区域的种类,对龙眼、荔枝等树木侵害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- 隐孔菌( Cryptoporus volvatus (Peck) Hubb. Polyporus volvatus Peck)
此菌含芳香物质。云南丽江民间曾作为小儿断奶时的口含物,或水煎服治疗气管炎和哮喘。云南民间有将此菌藏于屋室内作为香料之用。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据试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别为80%和9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隐孔菌属 >
分布:吉林 辽宁 河北 四川 云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湖北 福建 甘肃 贵州 黑龙江 西藏 - 桦剥管菌(桦孔菌、桦滴孔菌、桦多孔菌 Piptoporus betulinus (Bull.: Fr.) Karst. )
幼嫩时可食用。引起桦木木质部形成褐色腐朽。子实体的热水提取液加乙醇结晶,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49%,子实体热水提取的加40%NaOH及乙醇沉淀物,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72%。此菌可分离到多孔菌酸(polyorenic acid)A、B及C,可抑制分枝杆菌的生长。该子实体中有蹄菌酸(ungalinic acid),对化脓小球菌有抵抗作用。另含有草酸(oxalic acid)等。此菌可抗小白鼠及猴子的脊髓灰质炎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剥管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甘肃 四川 云南 贵州 新疆 西藏 河南 陕西 福建 安徽 湖南 - 钹孔菌(多年生集毛菌、锣钹菌 Coltricia perennis (L.: Fr.) Murr. Polyporus perennis (L.) Karst.)
此菌形态较特殊,盖表面往往有丝绢状光泽。可能与树木形成菌根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钹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湖南 福建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江苏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 西藏 香港 - 桦革褶菌(桦褶孔菌 Lenzites betulina (L.) Fr. )
属木腐菌。被侵害活立木、倒木,木桩等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。此种能产生甘露糖、鼠李糖可用作生物试剂,产生岩藻糖和草酸(oxalic acid)用于轻工印染、漂洗、制造蓝墨水、涂料等。可药用,是山西中药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,治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、筋络不舒,四肢抽搐等病症。能追风、散寒、舒筋、活络。子实体甲醇提取液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23.2%-38%,另报道为9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 8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革褶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山西 河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江苏 江西 安徽 浙江 湖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 四川 贵州 台湾 西藏 - 环孔菌(环褶菌 Cycloporus greenei (Berk.) Murr. Gyclomyces greenei Berk.)
此菌形态特殊,在分类地位及教学方面有意义,特别在研究菌类亲缘关系上是珍贵的材料。
- 针环褶菌(褐色环褶菌 Cyclomyces fuscus Kunze : Fr.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形成白色孔状腐朽。常生长在载培香菇的椴木上,影响其产量。其形态特征特殊,可用于教学。
- 密孔薄芝(白皮芝、密孔云芝 Polystictus venulosus (Jungh.) Cke.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海绵状白色腐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