蘑菇 Agaricus campestris L. : Fr. 雷窝子(黑龙江)、四孢蘑菇
中文学名 | 蘑菇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Agaricus campestris L. : Fr. |
中文别名 | 雷窝子(黑龙江)、四孢蘑菇 |
同物异名 | |
分类地位 | 担子菌纲 > 伞菌目 > 蘑菇科 > 蘑菇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。菌盖直径3-13cm,初扁半球形,后近平展,有时中部下凹,白色至乳白色,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,干燥时边缘开裂。菌肉白色,厚。菌褶初粉红色,后变褐色至黑褐色,较密,离生,不等长。菌柄较短,粗,圆柱形,有时稍弯曲,长1-9cm,粗0.5-2cm,近光滑或略有纤毛,白色,中实。菌环单层,白色,膜质,生菌柄中部,易脱落。孢子印深褐色。孢子褐色,椭圆形至广椭圆形,光滑,6.5-10μm×5-6.5μm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368 蘑菇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, 3. 担子 |
生态习性 | 春到秋季于草地、路旁、田野、堆肥场、林间空地等,单生及群生。 |
分布地区 | 河北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香港 台湾 西藏 陕西 甘肃 山西 新疆 四川 云南及内蒙古几乎全国个省区均有分布 |
经济用途 | 可食用,能人工栽培和利用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。属优良食菌。含有维生素C、B1、B2、PP等,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,身体疲倦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以及妇女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减少,还可以预防毛细血管破裂,牙床及腹腔出血,皮肤粗糙及各种贫血病症。本种产生野菇菌素(campestrin),对革兰氏阳性菌、阴性菌有效。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及降低血糖的作用。另外还有草酸(Oxalic acid,C2H2O4)等。该菌实验抗性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%。据记载此菌还可产生甜菜碱(betaine)和胆碱(choline)等生物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