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多孔菌科经济真菌
- 射纹多孔菌(射纹树掌、棱盖多孔菌 Polyporus grammocephalus Berk.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- 拟多孔菌(毛仙几 Polyporellus brumalis (Pers.) Karst. Polyporus brumalis (Pers.))
幼嫩时可食用。属木腐菌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氦多孔菌属 >
分布:吉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陕西 甘肃 河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青海 云南 - 茯苓(松茯苓、茯灵、茯兔 Poria cocos (Schw.) Wolf. )
我国药用茯苓已历史久远,传统以福建产“闽苓”、安徽产“安苓”、云南产“云苓”著名。据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“茯苓主治胸肋逆气,忧患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、寒热烦满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“茯神治心病”,“茯苓皮主治水肿肤胀”。治泻温热,生津止渴,退热安胎,宁心益气,而消烦燥。另有降低血糖作用。现代研究茯苓含茯苓酸(pachymic acid),层孔菌酸(eburicoic acid)、去氢层孔菌酸(dehydro-eburicoic acid)、16α-羟基层孔酸(tumucosic acid)、松苓酸(pinicolic acid)等三萜酸化合物。还有β-茯苓聚糖(β-pachyman)约93%,还含有甲壳质、脂肪、麦角甾醇、卵磷脂、右旋菌糖、腺嘌呤、组氨酸、胆碱、茯苓酸3-β-邻乙酰多孔菌酸β(3β-P-acetyl,polyorenic acidβ)。把茯苓的主要成份β-茯苓聚糖(pochyman)转化变成茯苓多糖(pachymaran),试验证明对某些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96.88%。茯苓传统又作为补品,久服可“除百病,润肌肤,延年益寿”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卧孔菌属 >
分布:安徽 福建 云南 湖北 浙江 四川 贵州 河南 湖南 江苏 广东 广西 甘肃 陕西 山东 河北不少地区已引种人工栽培 - 猪苓(猪粪菌、猪灵芝 Grifola umbellata (Pers. : Fr.) Pilat.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. : Fr.)
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,味道十分鲜美。其地下菌核黑色、形状多样,是著名中药,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。含猪苓多糖(glucan),试验抗癌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树花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陕西 西藏 甘肃 四川 吉林 河南 云南 黑龙江 湖北 贵州 青海 内蒙古 - 亚灰树花(巨大多孔菌、大奇果菌 Grifola gigantea (Pers.) Piat. Meripilus giganteus (Pers.) Karst.Polyporus giganteus (Pers.) Fr.)
记载可食用,味道好,可盐渍等方法加工保存。含有10多种氨基酸,其中必须氨基酸7种。子实体的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9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