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伞菌目经济真菌
- 绿褐裸伞(铜绿菌 Gymnopilus aeruginosus (Peck) Sing. )
有毒,食后会引起头晕,恶心,神志不清等中毒反应。另外,又属木腐菌。
- 毒盔孢伞( Galerina venenata A. H. Smith )
此种同秋盔孢伞(G. autumnalis)、纹缘盔孢伞(G. marginata)形态特征相似,均属极毒种类。
- 秋盔孢伞(秋生盔孢伞、秋生鳞耳 Galerina autumnalis (Peck) Smith et Sing. )
此种极毒。毒性近似毒鹅膏伞、 白毒鹅膏菌。据记载含毒伞肽毒素(α-amanitin,β-amanitin)。中毒后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全身无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发冷、舌头及手脚发麻或脱水、便血、鼻腔出血、黄胆、肝大、脉搏微弱,血压下降、瞳孔放大、严重者吐血、烦燥不安、谵语,病者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。此种中毒死亡率比较高。
- 波状滑锈伞(波状粘滑菇、荷叶滑锈伞 Hebeloma sinuosum (Fr.) Quél. )
可食用。具辣味。在云南认为味好,晒干后可以贮藏食用。但也有人认为有毒,需慎食。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- 大孢滑锈伞(笑菌(云南)、大孢粘滑菇 Hebeloma sacchariolens Quél. )
据报道在云南有中毒情况,群众称做“笑菌”。少食则有甜味,且逐渐使中毒者发笑,以至大笑,严重时有生命危险。属菌根菌,可与柳等树木形成菌根。
- 荷叶丝膜菌(芋头菌(四川)、蓝紫丝膜菌 Cortinarius salor Fr. )
可食用,味道比较好,在川西南地区广泛采食。试验有抗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%。与山毛榉树木等形成菌根。
- 皮尔松丝膜菌( Cortinarius pearsonii Orton Crotinarius malachius (Fr. : Fr.) Fr.)
属外生菌根菌。食毒不明。
- 浅黄褐丝膜菌( Cortinarius hinnuleus Fr. )
食毒不明,但属于阔叶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尖顶丝膜菌( Cortinarius gentilis (Fr.) Fr. )
此种剧毒记载中毒可致死,其毒性可能属于奥来毒素(orellanine),潜伏期大约2-3天,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。另外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黄花丝膜菌( Cortinarius crocolitus Quél. Cortimarius triumphans Fr.)
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食、毒不明。
- 白球基牛丝膜菌( Cortinarius bulbosus Fr. )
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食毒不明。
- 球根白丝膜菌(球根蘑 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(Alb. et Schw.) Sing. )
可食用。干品具香气。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此菌柄基部明显膨大近球形,具丝膜,却孢子印污白变浅赭色,故Singer建立白丝膜菌属(Leucocortinarius)。在东北兴安岭针叶林区分布比较广泛。可收集利用。
- 地毛柄环锈伞(地毛腿环锈伞、地鳞伞 Pholiota terrigelna (Fr.) Karst. )
可食用。
- 黄褐环锈伞(黄粘锈伞、黄粘皮伞、泡状火菇 Pholiota spumosa (Fr.) Sing. Flammula spumosa (Fr.) Karst.)
可食用。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此种有时大量成丛生长在锯末堆上,外形特征往往似有毒的簇生黄韧伞,采集时注意区别。
- 翘鳞环锈伞(翘鳞伞 Pholiota squarrosa (Pers. : Fr.) Quél. )
可食用,但有记载有毒不能食。采食时注意。用时不要与酒同食。
- 黄伞(柳蘑、黄蘑、多脂鳞伞 Phonliota adiposa (Fr.) Quél. )
可食用。此菌味道较好,能够人工栽培。此菌子实体表面有一层粘质,经盐水、温水、碱溶液或有机溶剂提取可得多糖体,此多糖体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达 80%-90%。此外还可预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肺炎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感染。黄伞导致木材杂斑状褐色腐朽。使立木严重时形成空洞。
分类:伞菌目 > 球盖菇科 > 环锈伞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吉林 浙江 河南 西藏 广西 甘肃 陕西 青海 新疆 四川 云南 - 毛柄库恩菌(毛腿环锈伞、库恩菌 Kuehneromyces mutabilis (Schaeff. : Fr.) Sing. et Smith Pholiota mutabilis (Schaeff. : Fr.) Quèl.)
可食用并能人工栽培,也曾有记载含毒,又是树木的木腐菌。已试验人工栽培。
- 簇生黄韧伞(黄香杏(河南)、包谷菌(四川) Naematoloma fasciculare (Pers. : Fr.) Sing. Hypholoma fasciculare Quél.)
此菌味虽苦,但也人采食,食用前用水浸泡或煮后浸水多次。不过也曾发生中毒,主要引起呕吐、恶心、腹泻等胃肠道病症,严重者会引起死亡。在日本视为猛毒类毒菌。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8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%。此菌往往是木耳、香菇段木上的“杂菌”, 同样生木耳段木上。
分类:伞菌目 > 球盖菇科 > 韧伞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安徽 山西 台湾 香港 广东 广西 湖南 河南 四川 云南 西藏 青海 甘肃 陕西 - 半球盖菇(半球假黑伞、半球盖菌 Stropharia semiglibata (Batsch. : Fr.) Quél. )
记载可食用,也有记载有毒或怀疑有毒,含有光盖伞素(psilocybin)和光盖伞辛(psilocin)误食后会引起神精症状和幻觉反应,故不宜采食。
分类:伞菌目 > 球盖菇科 > 球盖菇属 >
分布:吉林 河北 江苏 甘肃 云南 山西 新疆 西藏 湖南 青海 宁夏 四川 香港 内蒙古 山东 - 皱环球盖菇(皱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)
可食用,国外亦有栽培。近年来国内已引种栽培。据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