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菌目经济真菌
- 紫光灵芝( Ganoderma valesiacum Boud. )
属木材腐朽菌,引起白色腐朽。可能有药用价值。
- 热带灵芝(相思灵芝 Ganoderma tropicum (Junq.) Bres. )
可药用。福建民间用来治冠心病。也可当作灵芝制成糖浆使用,有其疗效。
- 紫灵芝(紫芝 Ganoderma sinensis Zhao,Xu et Zhang Ganoderma japonicum (Fr.) Lloyd)
药用,性温,味淡,能健脑、消炎、利尿、益胃,有滋补强壮作用 。据 《神农本草经 》记载 “紫芝可治耳聋、利关节、保神、益精气、坚筋骨 ”。治神经衰弱,头昏失眠,慢性肝炎、支气管哮喘。子实体及菌丝体含蛋白质、氨基酸 ,还原性物质、糖类、香豆精、甾类或三萜类等 。子实体中还含有油脂、蜡、挥发性及升华性物质。还分离出I甜菜碱(betaine),Ⅱr-三甲胺基丁酸(r-butyrobetaine)和Ⅲ甜菜碱的盐酸盐三种生物碱。Ⅱ有抗缺氧和增加冠脉流量作用。
- 无柄灵芝( Ganoderma sessile Murr. )
引起树木木材白色腐朽。
- 黄孔灵芝( Ganoderma oroflavum (Lloyd) Teng 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可能有药用价值。
- 裂迭灵芝(层迭树舌 Ganoderma lobatum (Schw.) Atk. Polyporus lobatus Schw.)
可供药用。另外属树木的木腐菌,引起木材腐朽。
- 背柄紫灵芝(匙状灵芝 Ganoderma cochlear (Bl. & Nees) Bres. )
属于木材的腐朽菌,引起白色腐朽。
- 薄树灵芝(薄树芝、薄盖灵芝 Ganoderma capense (Lloyd) Teng )
记载可药用,另属木腐菌。60年代记载药用的不是此种灵芝,而是后来由赵继鼎先生定名的密纹灵芝(G.tenus)。
- 树舌灵芝(树舌扁灵芝 Ganoderma applanatum (Pers.) Pat. Elfvingia applanata (Pers.) Karst.)
属重要的木腐菌。导致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。可药用。在我国和日本民间作为抗癌药物。四川民间治疗食道癌。还可以治疗风湿性肺结核,有止痛、清热、化积、止血、化痰之功效。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4.9%。 此菌还产生草酸和纤维素酶,应用于轻工、食品工业等。
- 木蹄层孔菌(木蹄 Fomes fomentarius (L.: Fr.) Kick. Polyporus fomentarius L.: Fr.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 (L.: Fr.) Teng)
药用有消积化瘀作用,其味微苦,性平。试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0%。治疗食道癌、胃癌、子宫癌等。属木腐菌,引起立木、倒木、枯木木材白色腐朽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层孔菌属 >
分布:香港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河南 陕西 四川 湖南 湖北 山西 河北 内蒙古 甘肃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西藏 新疆 - 扇形小孔菌(毛褐扇、扇状云芝 Microporus flabelliformis (Kl.: Fr.) O.Kuntze Polystictus flabelliformis Fr.Coriolus flabelliformis (Fr.) Aoshima)
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形成白色腐朽。
- 勺形大孔菌(匙形菱孔菌 Favolus spathhulatus (Jungh.) Bres. Laschia spatulata Jungh.Tyromyces spatulatus (Jungh.) G.H.Cun)
引起着生树木木材形成褐色腐朽。
- 漏斗大孔菌(漏斗棱孔菌 Favolus arcularius (Batsch : Fr.) Ames. Polyporus arcularius Batsch : Fr.)
幼嫩时柔软,可以食用,干时变硬。当湿润时吸收水分恢复原状。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9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%。此菌往往出现在木耳、毛木耳或香菇段木上,被视为“杂菌” 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大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安徽 浙江 江苏 江西 贵州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香港 - 毛蜂窝菌(龙眼梳 Hexagona apiaria (Pers.) Fr. )
微苦带涩。温、平、无毒、宜肠、健胃、止酸、治胃气痛。常用量干品12-15g,煎汤温服。本菌系热带区域的种类,对龙眼、荔枝等树木侵害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- 钹孔菌(多年生集毛菌、锣钹菌 Coltricia perennis (L.: Fr.) Murr. Polyporus perennis (L.) Karst.)
此菌形态较特殊,盖表面往往有丝绢状光泽。可能与树木形成菌根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钹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湖南 福建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江苏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 西藏 香港 - 施魏多孔菌(大孔褐瓣菌、松干基腐杯菌、海绵菌 Polyporus schweinitzii Fr. Phaeolus schweinitzii (Fr.) Pat.)
属木腐菌,侵害多种针叶树引起病害。记载产草酸和纤维素酶,可应用于轻工业食品加工。有抗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8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多孔菌属 >
分布:香港 广东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西藏 - 耳匙菌( Auriscalpium vulgare S. F. Gray Hydnum auriscalpium L. : Fr.)
属木腐菌类,常导致松、杉球果腐烂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齿菌科 > 耳匙菌属 >
分布:安徽 福建 江西 浙江 湖南 香港 广东 广西 云南 四川 甘肃 陕西 吉林 西藏 海南 - 疣革菌( Thelephora terrestris (Ehrh.) Fr. )
食毒不明。可能是松等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
- 掌状革菌( Thelephora palmaata Scop. : Fr. )
可能与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日本记载具类似海藻气味。有记载味稍臭。云南产的干巴菌与此种外形特征很相似,具有强的海藻气味,然而当地却做为气味香美的食用菌。
- 红拟锁瑚菌(红豆珊瑚菌、宫部拟锁瑚菌 Clavulinopsis miyabeuna (S. Ito) S. Ito Clavaria miyabeana S. Ito)
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