疣革菌 Thelephora terrestris (Ehrh.) Fr.
中文学名 | 疣革菌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Thelephora terrestris (Ehrh.) Fr. |
中文别名 | |
同物异名 | |
分类地位 | 非褶菌目 > 革菌科 > 革菌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较小或中等大,软革质,由多数扇形或半圆形、近平展的菌盖组成,肉桂色带灰色或肝褐色,或暗紫褐色,盖面粗糙,具粗毛组成的鳞片,且有环带,边缘薄呈撕裂状或锯齿状。菌肉近软革质,菌丝褐色具锁状连合。下侧子宰层面疣状突起及凹凸不平,靠近边缘似有环纹。担子近棒状,65-90μm×8-10.5μm。孢子浅锈色,不规则角形,6-11μm×5-9.5μm。具4小梗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895: 疣革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, 3. 担子 |
生态习性 | 生针叶林或落叶松林或针、阔混交林中地上,丛生。 |
分布地区 | 江苏 云南 黑龙江 香港 西藏 |
经济用途 | 食毒不明。可能是松等树木的外生菌根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