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菌目经济真菌
- 小棱柄盘菌( Acetabula sulcata (Pers.) Fuck. )
据记载可食用,但要谨慎食用。
- 胶陀螺(猪嘴蘑、木海螺 Bulgaria inguinans (Pers.) Fr. )
有人采食,但有人食后中毒,发病率达35%。属日光过敏性皮炎型症状。潜伏期较长,食后3小时发病,一般在1-2天内发病。开始多感到面部肌肉抽搐,火烧样发热,手指和脚趾疼痛,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,指针剌般疼痛,皮肤发痒难忍。在日光下越重。经4-5天后渐好转,病程长者可达15天。发病过程中伴有轻度恶心,呕吐、其毒素属光过敏物质卟啉(porphyrins),故经光照后产生过敏反应。一般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、苯海拉明等脱敏药物效果良好。另外,此菌含过敏性物质可能经研究用于医药等方面。 胶陀螺往往出现在栽培香菇的段木上,与香菇争夺养分,影响其产量。
- 核盘菌(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(Lib.) de Bary )
记载可食用,不过一般个体小,食用价值不大。日本曾利用此菌发酵培养,制取的多糖,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。另外,此菌危害十字花科、豆科、茄科、芸香科等植物。
分类:蜡钉菌目 > 核盘菌科 > 核盘菌属 >
分布:吉林 河南 江苏 四川 广西 广东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湖北 浙江 甘肃 陕西 贵州 新疆 - 黄地勺菌(地勺 Spathularia flavida Pers. : Fr. )
有记载可食用。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
- 棒形地勺菌( Spathularia clavata (Schaeff.) Sacc. )
记载可食用与树木形成菌根。此种与黄地勺菌 (S. flavida)近似,但此种子实层在菌柄上部形成棒状,而黄地与菌延柄两侧生扁压呈匙状。
- 炭球菌(炭球、黑轮炭球菌、黑轮层炭壳 Daldinia concentrica (Bolt. : Fr.) Ces. & dr Not. )
引起树木木质腐朽,被害杨、柳、桦、椴、胡桃、杜鹃等多种树木和枯立木、倒木、木桩、木建筑用材木质腐朽,形成白色腐朽。此菌往往生长在栽培木耳、香菇的段木上,视为“杂菌”。
分类:炭角菌目 > 炭角菌科 > 炭球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安徽 四川 云南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香港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甘肃 陕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- 紫棕炭团菌(亚脐孔炭团 Hypoxylon fuscum (Pers.) Fr. )
此种会引起木质腐朽,另外往往生于段木上,危害食用菌生长, 被视为“杂菌”。
分类:炭角菌目 > 炭角菌科 > 炭团菌属 >
分布:河北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新疆 - 多形炭团菌(炭团 Hypoxylon multiforme (Fr.) Fr. )
此种常见于桦(Betula)树杆上,并对树木引起腐朽。
- 红棕肉座菌(红肉座 Hypocrea rufa (Pers.) Fr. )
此菌常繁殖生长在香菇段木上,对其生产危害大,是段木栽培食菌的大敌。
- 黄肉棒菌(棒肉座壳 Podostroma alutlceum (Fr.) Atkins )
此种目前价值不明。其滇肉棒菌可药用,此种是否药用待研究。
- 麦角菌( Claviceps purpurea (Fr.) Tul. )
麦角菌经加工精制,用于产后止血及加速子宫恢复。每次0.15-0.5克。据记载,麦角菌含12种之多的生物碱,有麦角胺(ergotamine)、麦角新碱 (ergotasine)、麦角高碱(ergoloemine)三大类。麦角是一种妇产科药物,麦角制剂直接刺激平滑肌。麦角胺用于治疗神经性偏头痛。麦角碱还可以用于治疗眼睛角膜疾病,内耳管舒缩紊乱,甲状腺亢进,预防晕船、晕车、晕飞机等药。另外还治疗某些伴随植物神经调节的疾病。 目前已利用深层发酵方法提取麦角新碱。对于小麦、黑麦等寄主来说造成危害,影响其产量。误食过量的人及牲畜引起中毒,严重时甚至死亡。
分类:麦角菌目 > 麦角菌科 > 麦角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贵州全国各省均有分布 - 垂头虫草(下垂虫草、半翅目虫草、椿象草。 Cordyceps nutans Pat. )
据记载,此虫草可入药,功效同冬虫夏草。
- 蛹虫草(蛹草 Cordyceps militaris (L. : Fr.) Link. )
该菌发酵液中含有甘露醇。产生蛹虫草菌素(3‘-腺嘌呤苷cordycepin)及5‘-三磷酸盐虫草菌素(Cordycepin 5‘-thiphosphate)。可药用治疗结核、老人虚弱、贫血等多种疾病,另有抗癌功能的报道。另外, 虫草素对昆虫寄主细胞核变性, 起到毒杀效果。 现国内(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)利用柞蚕、家蚕蛹人工培育蛹虫草。
分类:肉座菌目 > 麦角菌科 > 虫草菌属 >
分布:广东 广西 海南 吉林 河北 陕西 安徽 福建 云南 西藏 黑龙江 - 稻绿核菌(稻曲菌 Ustilaginoides virens (Cke.) Tak. )
其菌核药用,能消炎、杀菌。据《本草纲目》等记载,治走马喉痹(即白喉)。
分类:肉座菌目 > 麦角菌科 > 绿核菌属 >
分布:河北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湖南 四川 广东 广西 陕西 贵州 云南 - 长根静灰球菌( Bovistella radicata (Mont.) Pat. )
可外用止血、消肿。治疗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、衄血。含亮氨酸 、酪氨酸、尿素、麦角醇、类脂质、马勃素及磷酸钠等。
- 粗皮秃马勃(粗皮马勃 Calvatia tatrensis Hollós )
可药用,一般作为止血、消炎药物。
- 大秃马勃(大马勃、马勃、马屁包 Calvatia gigantea (Batsch : Fr.) Lloyd )
幼时可食用,味鲜可口。成熟后可药用。具有消肿、止血、清肺、利喉、解毒作用。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、咽喉肿痛、声音嘶哑、出血、外伤止血、疮肿、冻疮流水、流脓。民间作为刀口药用。孢子含有氨基酸、尿素、麦角固醇、类脂类物质。孢子的水提取物和子实体含有马勃素(calvacin),对小白鼠肉瘤180、MA387及Crabb.金鼠肉瘤效果好。中药用孢子粉作为收敛性消炎止血药,治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。拌蜜可治恶疮、马疥、扁桃腺发炎,又可止咳。目前人工栽培未能成功,但可利用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秃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江苏 西藏 甘肃 云南 青海 宁夏 新疆 - 长柄秃马勃(袋形秃马勃、褐孢马勃 Calvatia excipuliformis (Pers.) Perclek. Calvtia saccata (Fr.) MorganLycoperdon saccatum Schaeff. : Fr.)
幼时食可用,成熟后孢粉药用。
- 头状秃马勃(马屁包、头状马勃 Calvatia craniiformis (Scnw.) Fr. )
幼时可食。成熟后可药用。有生肌、消炎、消肿、止痛作用。从发酵液分离出广抗菌谱的马勃菌酸 (caluatic acid),对革兰氏阳性、阴性菌及真菌有效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秃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吉林 江苏 安徽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香港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云南 - 粒皮马勃( Lycoperdon umbrinum Pers. )
幼嫩时可食用,据报道试验用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。其孢子粉可药用,有消炎止血作用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马勃属 >
分布:吉林 河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安徽 江苏 浙江 贵州 黑龙江 内蒙古 西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