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假杯伞 Pseudoclitocybe cyathiformis (Bull. : Fr.) Sing. 灰杯伞 Clitocybe cyathiformis (Bull. : Fr.) Quél.
中文学名 | 灰假杯伞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Pseudoclitocybe cyathiformis (Bull. : Fr.) Sing. |
中文别名 | 灰杯伞 |
同物异名 | Clitocybe cyathiformis (Bull. : Fr.) Quél. |
分类地位 | 伞菌目 > 白蘑科 > 假杯伞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中等大。菌盖初期半球形,后渐平展至杯状或浅漏斗状,直径3-7cm,光滑,灰色至棕灰色,水浸状,初期菌盖边缘明显内卷。菌肉松软,较盖色浅,比较薄。菌褶延生,稀或较密,窄,不等长,较盖色浅。 菌柄长4-7cm,粗0.4-0.8cm,细长呈柱状或基部膨大亦有白色绒毛,内部松软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光滑、无色,卵圆至椭圆形,7.6-10μm×4.5-6.1μm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190 灰假杯伞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 |
生态习性 |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腐朽后的倒木上分散、近丛生或成群生长。 |
分布地区 | 吉林 河北 山西 陕西 四川 山西 内蒙古 西藏地区 |
经济用途 | 可食用,另外此菌干后气味很香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%和70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