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核黄褐孔菌 Xanthochrous rheades (Pers.) Pat. 团核褐孔 Polyporus rheades Pers.
中文学名 | 团核黄褐孔菌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Xanthochrous rheades (Pers.) Pat. |
中文别名 | 团核褐孔 |
同物异名 | Polyporus rheades Pers. |
分类地位 | 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黄褐孔菌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较大。菌盖无柄,单生或迭生,扁半球形至马蹄形,4-14 cm×5-20cm,厚2.5-7cm,红褐色,幼时具密绒毛,后渐脱落近光滑,最后几乎光滑,边缘厚而钝或波状。菌肉黄褐色,或红褐色,厚0.5-4cm,鲜时含水多,海棉质变纤维质,有环纹。基部中央有菌丝团核,直径3-4cm,内含白色菌丝束。菌管同菌肉色,长0.4-3cm,管壁薄。管口多角形,每毫米2-3个。担子棒状, 具4小梗, 18-24μm× 5-6.5μm。菌丝罕分枝,有横隔,粗3-10μm。孢子黄褐色,光滑,椭圆形,5.5-9μm×5-7μm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1016 团核黄褐孔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, 3. 担子 |
生态习性 | 生于杨、桑、柽柳或柞木等活木立基部。 |
分布地区 |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宁夏 甘肃 陕西 新疆 云南 山西 浙江 安徽 江西 青海 广西 |
经济用途 | 属木腐菌,引起多种阔叶树干基部白色腐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