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经济真菌
- 龟裂秃马勃(浮雕秃马勃、龟裂马勃 Calvatia caelata (Bull. et DC.) Morgan Calvatia utriformis (Pers.) O. Jaap)
可药用,消肿、解毒、止血清。可治慢性扁桃体炎、喉炎、声音嘶哑、外伤出血、胃和食道出血,冻疮流水、流脓、感冒咳嗽。有记载从此种秃马勃中分离到真菌甘油脂(mycoglycolipids)。 此菌幼嫩时可以食用,老后充满孢丝和孢粉不宜食用,只能药用。
- 草地横膜马勃(草地马勃、横膜灰包 Vascellum pratense (Pers. em. Quél.) Kreisel Vascellum depressum (Bon.) SmardaLycoperdon pratense Pers.)
幼时可食,此种与马勃属(Lycoperdon)的一些种相近似,但明显区别是产孢部分与不育部分有一隔膜。
- 梨形马勃(梨形灰包 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. : Pers. )
幼时可食,老后内部充满孢丝和孢粉,可药用止血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安徽 香港 台湾 广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云南 - 网纹马勃(网纹灰包 Lycoperdon perlatum Pers. Lycoperdon gemmatum Batsch)
子实体有消肿、止血、解毒作用。另外幼时可食用,味较好。据记载可与云杉、松、栎形成外生菌根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广东 香港 海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云南 西藏 - 多形马勃(多形灰色 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tt. )
幼时可食用。孢粉药用。
- 粒皮马勃( Lycoperdon asperum (Lev.) de Toni )
药用止血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吉林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甘肃 陕西 青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四川 贵州 西藏 - 尖顶地星( Geastrum triplex (Jungh.) Fisch. )
可药用,外伤消肿、解毒、止血。
- 粉红地星( Geastram rufescens Pers. )
可药用。
- 歧裂灰凤梨菌(灰凤梨、歧裂灰包 Phellorinia inguinans Berk. )
民间用于止血、消炎。治外伤出血、冻疮流水。可将此菌孢子粉撒敷伤口处。
- 裂顶柄灰锤( Schizostoma laceratus Ehrenb. Tulostoma laceratum (Ehrenb.) Fr.)
孢粉可药用止血、消肿、清肺、利喉、解毒。
- 托柄灰锤( Tulostoma volvulatum Borsc. )
孢粉可药用止血、消炎等。
- 白柄灰锤(灰锤 Tulostoma jourdanii Pat. )
外用有消肿、止血、清肺、利喉、解毒作用。治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声音嘶哑,胃和食道出血、感冒咳嗽、冻疮流水流脓。
- 小柄灰锤( Tulostoma katlabae Pouzar )
孢粉可药用止血、消炎。
分类:灰锤目 > 灰锤科 > 柄灰锤属 >
分布:内蒙古及新疆沙漠区内 - 毛柄钉灰包(粗灰钉 Battarrea stevenii (Libosch.) Fr. )
晒干子实体的包被部分能消肿、止血、解毒、消肺、利喉。治疗用应同鬼笔状钉灰包。
- 鬼笔状钉灰包(灰钉 Battarrea phalloides (Dicks.) Pers. )
此种能消肿、止血、解毒、清肺,利喉。一般采集后取掉柄,用其头部的孢体。治外伤出血,咽喉肿痛,声音嘶哑,冻疮流水流脓。感冒咳嗽等。
- 细弱蒙假菇(小硬黑伞 Montagnea tenuis (Pat.) Teng )
药用于消炎、止血。
- 沙生蒙氏假菇(大硬黑伞 Montagnea arenaria (DC.) Zeller )
幼嫩时可食用,味较好。据说可作为消炎、止血药物。
- 灰包菇( Secotium agaricoides (Czern.) Hollos )
幼嫩时可食用。老后供药用。有清肺、利喉、消肿、止血、解毒作用。可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、喉炎、声音嘶哑、鼻出血、外伤出血、疮肿、冻疮流水、流浓以及食道和胃出血。另外还治感冒后咳嗽。
- 红笼头菌(笼头菌 Clathrus ruber Mich.: Pers. )
据记载生吃有毒,此菌形状特殊,红色艳丽,容易识别。据记载,此种与杨树形成外生菌根。
- 红鬼笔(深红鬼笔 Phallus rubicundus (Bosc.) Fr. )
此菌盖表面粘液腥臭,有认为有毒或怀疑有毒。可药用。据《本草拾疑》记载,可治“疮疽、虱疥、痈瘘”,有散毒、消肿、生肌作用。治疗疮疽时,将冲洗掉菌盖表面粘液后的子实体晒干或焙干,研末和香油调成膏涂或将干粉敷于患处。
分类:鬼笔目 > 鬼笔科 > 鬼笔属 >
分布: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 贵州 湖南 河南 湖北 香港 西藏 陕西 新疆 甘肃 河北 辽宁 黑龙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