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菌目经济真菌
- 多形马勃(多形灰色 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tt. )
幼时可食用。孢粉药用。
- 粒皮马勃( Lycoperdon asperum (Lev.) de Toni )
药用止血。
分类:马勃菌目 > 马勃菌科 > 马勃属 >
分布:河北 吉林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甘肃 陕西 青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四川 贵州 西藏 - 尖顶地星( Geastrum triplex (Jungh.) Fisch. )
可药用,外伤消肿、解毒、止血。
- 粉红地星( Geastram rufescens Pers. )
可药用。
- 细弱蒙假菇(小硬黑伞 Montagnea tenuis (Pat.) Teng )
药用于消炎、止血。
- 沙生蒙氏假菇(大硬黑伞 Montagnea arenaria (DC.) Zeller )
幼嫩时可食用,味较好。据说可作为消炎、止血药物。
- 灰包菇( Secotium agaricoides (Czern.) Hollos )
幼嫩时可食用。老后供药用。有清肺、利喉、消肿、止血、解毒作用。可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、喉炎、声音嘶哑、鼻出血、外伤出血、疮肿、冻疮流水、流浓以及食道和胃出血。另外还治感冒后咳嗽。
- 红笼头菌(笼头菌 Clathrus ruber Mich.: Pers. )
据记载生吃有毒,此菌形状特殊,红色艳丽,容易识别。据记载,此种与杨树形成外生菌根。
- 谷子黑粉菌(粟黑粉菌、粟粒黑粉菌、粟奴、谷子黑穗、谷子黑粉 Ustilago crameri Koem. )
此菌能利小肠,除烦懑。可以治肠胃不舒、消化不良,胸中烦懑。将粟穗上黑色孢子堆(黑粉)搜集起来晒干,备用。药用时取3克孢子粉,加适量蜂蜜拌匀,水冲服,日服二次。
分类:黑粉菌目 > 黑粉菌科 > 黑粉菌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山东 江苏 台湾 河南 湖南 广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云南 西藏几乎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- 麦散黑粉菌(麦奴、裸黑粉菌 Ustilago nuda (Jens.) Rostr. )
可药用。其性温、味淡,具发汗、止痛作用。利用收集的孢子堆制成麦奴丸,用于治疗伤寒、气温病和头痛、无汗、热极、烦闷、口噤,又可治疗妇女血崩等症。另外,小麦等寄生此种黑粉菌后使穗头变成黑粉,造成减产。
分类:黑粉菌目 > 黑粉菌科 > 黑粉菌属 >
分布:河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西 内蒙古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新疆 西藏 四川 贵州 云南 海南 - 灵芝(赤芝、红芝 Ganoderma lucidum (Leyss. : Fr.) Karst. Polyporus lucidum Leyss. : Fr.)
据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纲目》记载药用。可治神经衰弱,头昏、失明、肝炎、支气管哮喘等,还可治积年胃病和解毒菌中毒。可提取多糖。另含有多种化学成分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70-80%。此菌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。目前生产加工多种保健或药用产品。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
- 稀硬木层孔菌(稀针层孔菌、稀针层孔 Phellinus robustas (Karst.) Bond. et Sing. Fomes robustus Karst.)
可药用。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60%到70%。引起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与针层孔菌相近似,主要区别是同心环棱纹稀而宽,裂纹较小,边缘钝而粗,子实层中无刚毛或稀少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四川 云南 宁夏 山西 台湾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青海 新疆 西藏 - 缝裂木层孔菌(裂褐层孔菌 Phellinus rimosus (Berk.) Pilat. Pyropolyporus rimosus (Berk.)Teng)
可药用。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。是树木重要的木腐菌。引起活立木树干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与针层孔菌形态上相近似,主要区别担孢子黄褐色。
- 苹果木层孔菌(李针层孔菌 Phellinus pomaceus (Pers. ex Gray) Quél. )
属木腐朽菌。危害李属、桃属、梨属及苹果属的树木,引起心材白色腐朽。此菌与针层孔菌,稀针层孔菌相近似、不同点是稀针层孔菌子实体小,褐色到灰棕色,担孢子无油滴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宁夏 江苏 江西 浙江 新疆 四川 河南 陕西 云南 - 松木层孔菌(松针层孔菌、松白腐菌 Phellinus pini (Fr.) Quél. Porodaedalea pini (Fr.) Marr.)
此菌对许多种针叶树有危害,腐朽力强,引进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。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高达10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甘肃 山西 内蒙古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陕西 宁夏 四川 云南 台湾 新疆 西藏 - 裂蹄木层孔菌(裂蹄针层孔菌、针裂蹄、裂蹄木层孔 Phellinus linteus (Berk. et Cart.) Teng Phellinus yucatensis (Murr.) Imaz.)
此菌子实体热水提取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6.7%。另外,属木腐菌,对树木有危害。刘波教授认为中药桑黄主要指P.yucatensis,此两种又是同物异名,其药用价值相同或相似,被认为可以抗癌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浙江 广东 河南 陕西 新疆 青海 云南 海南 - 哈尔蒂木层孔菌(哈尔蒂针层孔菌 Phellinus hartigii (Allesch. et Schnabl) Imaz. Fomes hartigii (Allesch. et Schnabl.) Bres.)
属木腐菌,危害冷杉类树木比较严重,引起白色腐朽。另外能产生草酸。水和甲醇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7.9%-10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木层孔菌属 >
分布:黑龙江 吉林 河北 山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福建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- 榆生拟层孔菌( Fomitopsis ulmaria (Sor. : Fr.) Bond. et Sing. Fomes ulmarias (Fr.) Gill.Rigidoporus ulmarius (Sor. : Fr.) Imaz.别各: 榆层孔)
属木腐菌,被浸染树木引起白色腐朽。其水提取液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44.8%。湖南民间用此菌入药,可补骨髓,固精脉。
- 红缘拟层孔菌(红缘多孔菌 Fomitopsis pinicola (Swartz.: Fr.) Karst. Fomes pinicolo (Sw. : Fr.) Cke.)
此菌是云杉等针叶树危害较大的一种木腐菌。引起木质部褐色块状腐朽。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70%,对艾氏癌抑制率为80%。
分类:非褶菌目 > 多孔菌科 > 拟层孔菌属 >
分布:河北 甘肃 黑龙江 新疆 山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台湾 内蒙古 广东 广西 湖南 吉林 西藏 - 红肉拟层孔菌(粉肉黑蹄 Fomitopsis rosea (A. et S.: Fr.) Karst. Fomes roseus (A. et S.: Fr) Cke.)
可药用。据报导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80%和60%。此菌主要引起针叶树木材褐色块状腐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