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纹伏革菌 Corticium scutellaer Berk. & Curt.
中文学名 | 碎纹伏革菌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Corticium scutellaer Berk. & Curt. |
中文别名 | |
同物异名 | |
分类地位 | 非褶菌目 > 伏革菌科 > 伏革菌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平状,薄,不易剥离。初期成点状,逐渐生长连成片,宽3.5-5cm,长可达30-40cm以上,开始表面似蜡质,近白色,渐变为灰白,蛋壳色至酱灰色,成熟后龟裂。为无数不规则的小块。子实质西平滑,剖面厚90-130(200)μm。菌丝单型。菌丝薄壁,分枝,有隔膜和锁状联合,粗2.5-4mm,其上有形状不规则的结晶物。四担孢子。孢子长椭圆形,无色,4-6μm×3-4.5μm。无油囊体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892 碎纹伏革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, 3. 担子 |
生态习性 | 生阔叶树腐木及掉落枝杆上。 |
分布地区 | 江苏 广东 浙江 四川 贵州 西藏 云南 |
经济用途 | 此菌属木腐菌,引起木材白色腐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