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 (L. : Fr.) Fr. 鬼毛针、茶褐小皮伞
中文学名 | 安络小皮伞 |
---|---|
拉丁学名 | Marasmius androsaceus (L. : Fr.) Fr. |
中文别名 | 鬼毛针、茶褐小皮伞 |
同物异名 | |
分类地位 | 伞菌目 > 白蘑科 > 小皮伞属 > |
形态特征 | 子实体小,菌盖半球至近平展,中部脐状,具沟条,直径0.5-2cm,膜质,光滑,干燥,韧,茶褐至红褐色,中央色深很薄。菌褐近白色,稀,长短不一,直生至离生。菌柄3-5cm,粗1毫米或稍粗,细针状,黑褐色或稍浅,平滑,弯曲,中空,软骨质,往往生长在黑褐色至黑色细长的菌索,直径0.5-1mm,由于生境温度条件影响,最长的菌索长达150cm以上,极似细铁丝或马鬃。孢子长方椭圆形,光滑,无色,6-9μm×3-4.5μm。 |
图 例 | ![]() 图 224 安络小皮伞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 |
生态习性 | 生于比较阴湿的林内枯枝,腐木、落叶,竹林枯竹枝上,往往菌索发达。 |
分布地区 | 福建 湖南 云南 吉林 |
经济用途 | 可供食用。国内已研制出“安络痛”药物,有止痛等作用,且治疗跌打损伤,三叉神经痛,偏头痛,眶上神经痛、骨折疼痛、麻风性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。另报道臭小皮伞等皮伞属的一些种也有同安络小伞相同的药用功效。 |